冬天气温降低,蚊虫会聚集到温暖、潮湿的场所隐匿起来,启动不食不动的越冬模式,其生长发育及吸血繁殖等活动暂时停止,此时的蚊虫叫越冬蚊。越冬是蚊虫为抵御险恶的外界环境,顺利繁衍后代而进入的一种静止或滞育状态。
目前,蚊虫尚未越冬,防蚊灭蚊工作不可松,尤其近期输入性登革热时有报道。
下面,我们先一起了解常见蚊种。
蚊的一生经过卵、幼虫(孑孓jié jué)、蛹、成虫四个阶段,前三个阶段均在水中。
01淡色(致倦)库蚊

淡色库蚊是班氏丝虫病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之一。
幼虫主要孳生地:人居住地附近污染的积水中,偏好城市里的污水池、水沟、下水道积水及建筑工地坑洼积水。
叮咬活动:夜间活动,黄昏和黎明是活动高峰。
成蚊嗜吸人血,兼吸动物血,栖息于住宅、畜舍内,常栖息在有人居住的房屋内比较阴暗的地方。
02三带喙库蚊

成蚊体型较小,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。
主要孳生地:稻田积水,还可孳生在池塘、沼泽、水坑、灌溉沟等处。
叮咬活动:日落后半小时直至黎明。
嗜吸家畜血液,兼吸人血,主要在家畜棚或住房内吸血,牲畜棚是其活动栖息的绝对优势生境。
03白纹伊蚊

俗称“花蚊子”、“毒蚊子”,体型中等,黑色,有银白色斑纹。敲重点,它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。
主要孳生地:它可在各种小型积水的容器中产卵和孵化,如未封闭的水壶、缸、罐、泡菜坛,以及自然界中的树洞、竹筒、叶腋等。
叮咬活动:不同于其他蚊虫的夜晚活动,它主要在白天活动,特别是清晨和傍晚,阴天或阴凉处甚至全天出没,严重影响人们出行活动。
多栖息在孳生场所(指蚊子的幼虫生长及成蚊产卵的地方)附近,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,如缸、罐、坛的内壁,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;在室内则倾向于停留在墙上、桌椅和床下、悬挂的衣服上等。
综上,小编汇成了对应的口诀,方便大家记忆:
淡色(致倦)淡褐色,班氏丝虫和乙脑,生在住宅污水坑,栖于房内阴暗角,夜间活动吸人血,成蚊墙洞中过冬。
喙中白环三带喙,主要传播是乙脑,生在稻田积水处,最喜栖在牲畜棚,黄昏活动吸畜血,无畜血时人血凑,成蚊丛林中过冬。
白纹伊蚊最好认,黑色白环咬后痛,传播登革热病毒,竹洞叶腋废轮胎,容器积水就能活,栖在孳生地周围,室内室外均可见,白天活动吸人血,以卵的形式过冬。
注意了,认识为了防,下面一起防。
01穿长裤长袖,浅色衣服,用蚊虫驱避剂
02清除孳生场所(翻盆倒罐),保持环境整洁,及时更换积水,放养食蚊鱼。
(1)封:封盖水缸、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、密封有用的器皿。
(2)填:填平洼坑、废用水塘、水沟、竹洞、树洞。
(3)疏:疏通沟渠、清理岸边淤泥和杂草。
(4)排:排清积水。
(5)清:清除小容器垃圾,以及垃圾塑料薄膜袋、废用瓶罐、易拉罐等垃圾容器。
03合理使用防蚊产品
(1)居家或住院治疗时,做好防蚊隔离,包括使用蚊帐、纱门和纱窗等。
(2)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卫生杀虫剂。
(3)难以清除积水可用灭蚊幼颗粒剂。
04如果出现可疑症状,需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
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就医时,主动向医护人员告知近期旅行史以及在当地的蚊虫叮咬史,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。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,应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登革热防控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