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园地
防病知识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园地 > 防病知识
读懂配料表,你了解这些食品添加剂吗
信息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12-13 浏览:625 次

食品添加剂是什么?

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、香、味以及防腐、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。

食品添加剂有哪些?

一、酸度调节剂

是指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,具有增强食欲,防腐和促进体内钙、磷消化吸收的作用。常见的有乙酸、柠檬酸、乳酸、苹果酸、酒石酸、磷酸等。

二、抗氧化剂

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、变质,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。

1 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

通常是人工合成,常见于果脯蜜饯、冷冻水产、葡萄酒中。

2 特丁基对苯二酚(TBHQ)

常用于食物有、坚果等油脂类食品及烘焙糕点。

3 维生素E(生育酚)

广泛分布于植物组织中,特别是植物油、水果或蔬菜中,它既可以从天然植物中提取,也可以化学合成。

4 茶多酚(维多酚、TP)

既是茶类饮料的主要成分之一,有可用于动植物油脂制品、糕点、调味料等食品中作为抗氧化剂,是天然抗氧化剂。

三、漂白剂

能够破坏、抑制食品中的发色因素,使之褪色或使食物免于褐变的物质,同时具有一定的防腐功能。漂白剂可分为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类。其中,氧化型主要用于面粉的漂白,还原型在果蔬加工中应用广泛,如亚硫酸钠、低亚硫酸钠,硫磺等。

四、着色剂

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。

1 天然色素

主要来自于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,用一定的加工方式所获的有机着色剂。一般天然着色剂安全性更高,但往往价格比较昂贵、保质期也更短。常见的天然着色剂有红曲红、焦糖色、甜菜红、紫胶红、番茄红素、β-胡萝卜素。判断食物中色素是否为天然色素的方法很简单,天然色素大部分是以提取物命名,注意有少部分人工合成色素名字像天然色素,如柠檬黄、苋菜红。

2 合成色素

用人工合成的方法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苯、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的。常见的有苋菜红、诱惑红、胭脂红、赤鲜红、柠檬黄、落实黄、亮蓝、靛蓝、二氧化钛等。

五、护色剂

是指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,使之在食品加工、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、破坏,呈现良好光泽的物质,包括硝酸钠(钾)、亚硝酸钠(钾)、葡萄糖酸亚铁、D-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。

六、酶制剂

是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用或非可食用部分直接提取,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发酵、提取制得,用于食品加工,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。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。如谷氨酰胺转氨酶有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的作用,适用于豆类制品;木瓜蛋白酶有提高蛋白质利用作用,适用于动植物蛋白、饼干、蓄禽制品。

七、增味剂

使之可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。增味剂可能本身没有鲜味,却能增加食物的天然鲜味。氨基酸系列是用量最大的一类增味剂,主要有谷氨酸钠(味精);核苷酸积累主要有二钠(或二钾、钙)盐。

八、防腐剂

是指防止食品腐败变质、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,可以分为酸型、酯型、生物型。

1 酸型

苯甲酸、山梨酸、丙酸

2 酯型

对羟基苯甲酸甲酯钠

3 生物型

乳酸链球菌素

九、甜味剂

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,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两类。人工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度比蔗糖高出数十倍至数百倍,大多不具有营养价值。

1 糖精钠

在体内不易被分解。无热量,高甜度,甜度是蔗糖的300至500倍,是最早开发的一种化学合成甜味剂,20世纪初就应用于食物中。但其安全性存在一些争议,产品中可能带有致癌物邻甲苯硫酰胺。

2 阿斯巴甜

对血糖没有影响,也不会造成龋齿,适合糖尿病病人,不能用于苯丙酮酸尿症病人。但其安全性存在一些争议。

3 安赛蜜

安全无副作用

4 糖醇类甜味剂

甜度低、能量低、粘度低,其代谢途径与胰岛素无关,不会引起血糖升高,不产酸,具有防龋齿的作用。适合糖尿病病人、肥胖症病人。常见的有D-甘露糖醇、麦芽糖醇、乳糖醇、山梨糖醇、木糖醇。

5 甜菊糖苷

高甜度且天然无能量,可能有一定的致癌作用。

6 罗汉果甜苷

高甜度,能量低,适合糖尿病病人。

食品添加剂的常见误区,你中招了吗?

误区一:“零添加”、“不含防腐剂”的食品更安全?

现代食品工业环境中,很难做到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,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,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。比如,有些标注“不含防腐剂”,可能通过添加大量的盐和糖来实现保存,过量摄入盐、糖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。

误区二:天然食品添加剂比化学合成的更安全?

无论是天然提取的还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都应该进行风险评估。从专业的风险评估标准来看,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。天然的植物、动物等在自然界中也会收到污染,如果提取不过关,其有害成分也会携带到添加剂中。